Search


深深地覺得這篇文章說的就是台灣與美國練球環境的最大不同,環境會造就一個人的心態,一個人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深深地覺得這篇文章說的就是台灣與美國練球環境的最大不同,環境會造就一個人的心態,一個人的心態決定他是否會成功,所以選手爸爸媽媽們你們給小孩的環境是對或是錯,看這一篇文章就會知道了.

麗珠小姐回應了我的前文,寫得很深刻。
人者心之器,思想是行為的主導,這麼多年高球界少有成果就因為大人是小孩的環境,而大人的覌念錯了。任何運動要往高階去競爭,必須開發選手的心智。放任青少年養成打球不必唸書的覌念,當然是大人的錯。
在美國青少年的家長,在支持孩子打球時必然要求學校功課照顧好。這不是理想而是現實問題。理由很簡單,大學。
NCAA規定選手如果學業成績沒達到及格水平,SAT學力測試不到一定分數,球打得再好也進不了大學。而美巡賽的美國選手,95%來自大學校隊。歐洲亦然,日本亦然。大學𥚃有獎學金幫你,有激烈競爭的比賽,最好的教練。而大學外面,什麼也沒有。你說任何一位青少年的家長會用全力支持小孩打球,而卻讓他因為功課不好而進不了大學嗎?
射箭的劉碧瑜小姐回應麗珠的文章,說得更是一針見血。她說她唸研究所的時間練習最少,卻是她射箭最好的時候。
前年夏天小潘回來,我照例和Michelle 姐姐去全國球場和他打一場,也看看潘媽媽。但那一次我把黃韜也叫了去。打完球兩位選手有一番對話。
黃韜問小潘一天打多少練習球?也許他想這麼厲害應該和盧建順一樣打一千個。
不超過一百個,小潘說。
一百個球練多久?至少兩個小時。黃韜下巴差點掉下來。
這就是教育的功能。

小潘因為課業壓力,每天能練習的時間非常有限。因為時間有限,他不能浪費一分鐘做無意義的練習。小潘練球的時候不和任何人說話,躲開所有隊友,一個人佔據練習場他自己的角落,沒有清楚知道每一個揮桿想練什麼不打半個球。
密度,密度,密度。這是心智開發的結果。

國內青少年練球,三三兩兩湊在一起,打一打聊一下,時間無限,壓力沒有。乒乒乓乓打完幾百個球,除了習慣動作以外少有進展,然後腦袋空空回家。
不知而行,這是心智沒開發的結果。

其實這是教育另一方面的功能:壓縮你的時間,要求你每一件事都要用心用腦,集中精神求取最高的密度。這是成功者共有的特徵,不是嗎?


Tags:

About author
華盛頓大學畢業生潘政琮為華大高爾夫球隊最多勝場紀錄保持人, 兩屆亞運獲得2金1銀1銅(華人男子高球選手第一位). 2007年首度挑戰美國業餘錦標賽成為繼Bobby Jones以來最年輕的美國業餘錦標賽八強選手. 2009年與2010年蟬聯西方業餘錦標賽比桿賽冠軍.至2014七月, 潘政琮已經三次以業餘身份從資格賽打入職業高爾夫大滿貫賽, 2013年美國公開賽成功晉級後更榮登世界業餘球王. 兩次全美大學第一隊,業餘時期曾榮登世界業餘第一,NCAA第一,2015華大最佳男運動員,2014台灣菁英獎最佳男運動員.轉職業100日在PGA Tour Canada贏得職業兩勝.2016.8.28從威巡賽畢業取得2016-2017PGA Tour資格。
美巡PGA Tour冠軍選手,華人第一位在總統盃國際隊裡得分與業餘球王,美國名人賽華人歷史最佳成績-7th. 亞運2金1銀1銅。工作請洽:[email protected],悍創運動經紀。
View all posts